两年前的某一天,我回想起 JOJO 中登场的名为 齐贝林 的角色,他在向僧人学习波纹气功最终奥义时被告知了自己的命运:“在一间古老而弥漫尸臭的密室,孩童将门打开之时,为了解放被锁链禁锢的年轻雄狮,你将燃烧自己的伤口,在不久后迎来残酷的死亡”。在预言的时刻到来时,齐贝林为了打败石面鬼,坦然地走向了死亡。感慨于齐贝林的精神,我在 Notion 上写下:“我将如何赴死”。
Being Mortal: 身为必有一死的凡人,我们将如何赴死
《Inside the C++ Object Model》读后记 —— 为什么 C++ 和 C 可以互操作
正如标题所说,这篇文章是读后记,但我不想成为作者的传声筒,也不想将这篇文章变成只有自己能看懂的阅读笔记。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,我想将读完这本书后的感想、思考、观点讲述出来,我想这也是我能写出的有价值的文字
八月到十一月
OceanBase 数据库大赛初赛结束之后
第十周:杂谈与碎碎念
近来也算看了不少别人的博客,有些文章非常优秀,还有一些很无趣。在我看来,一篇好的博文首先不能是官方文档的复读机,也不能让读者完全看不懂,其次,信息来源应该尽量保持一手。从某方面来说,学习知识-输出知识的过程就好比咀嚼或消化。不知道转了多少手的知识好比被多次咀嚼消化后的粘稠状半消化物,多少令人反胃。我曾经也是被百度与CSDN之流坑过,所以看到 csdiy.wiki 中相同的观点时,感同身受。
努力成为Python core dev的第八周:从libc到python,我要的内存从哪儿来的?
实习期间摸了不少的鱼,通勤路上在看各种文档,在公司摸鱼时就在看glibc或cpython的源码,花了不少时间总算是理解了部分。所谓内存管理系统充斥着各种指针运算,抽象程度非常高,这篇文章我希望是定性的去描述内存分配系统,因为源码总是枯燥又无聊的,如果不是它出现了问题,我想大部分人都不会去看源码吧
第七周:关于C/C++开发,我了解的一切 —— LSP、debugger与IDE
解决了工具链的问题,还只能在命令行完成项目的构建。要使用IDE进行C++开发,除了工具链的知识外,还需要了解其他知识才能配置出一个好用的C++ IDE
第六周:关于C/C++开发,我了解的一切 —— 编译器、构建工具
最近两个月也是基本一直在写C++了,尤其是实习以来,从linux的C++开发切换到windows + visual c++,这其中遇到的问题非常多,也让我不断的思考究竟怎样才是最佳实践。
第五周:CI/CD、git workflow与软件发行
git相关文章在各种技术论坛、博客都能找到不少,可以说讲git已经是烂大街的文章了,这篇文章虽然跟git有关,但我希望避开各种无聊而且每篇文章都在谈论的话题,输出一些我从各种角落中积累的知识